時間:2024-01-03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如果身處其中的人們充滿利己心,凡事只考慮自己,這個組織就會呈現頹廢、散漫之態;
倘若人們充滿利他心,與人為善,那么這個組織就會生機勃勃。
——稻盛和夫
自年輕時起,我一直受西片擔雪老師指教。有一次,聽到他講了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位年輕的云游修行僧向老師請教:“地獄、天堂是否真實存在?”
他之所以如此詢問,大約因為禪宗幾乎不傳授來世之事。
修行僧問道,自孩提時代便聽說地獄是閻王與惡鬼的恐怖之地,人在現世犯下惡業,必將在地獄遭受報應。而天堂歡樂美好。這些果真存在嗎?
老師立即答道:“嗯,確實存在!”
修行僧繼續問道:“那里究竟是怎樣的地方呢,地獄與天堂?”
老師聽完,平靜地開始講述:
其實,地獄與極樂凈土毫無二致,一眼望去并無分別。
截然不同的是居住于此的人的心靈。打個比方,地獄與極樂凈土都有一鍋美味的面條,大鍋里熱湯正咕嘟咕嘟地沸騰著。
大鍋邊分別圍著十幾、二十個餓著肚子的人,每人一手端盛醬汁的碗,另一手持一雙一米長的筷子。接下來,天堂與地獄之景便大相徑庭了。
在地獄,大家爭先恐后地揮動筷子,爭奪食物。殊不知,這一米長的筷子雖能夾起面條,卻無論如何也無法送人手中的醬碗中,當然也送不進嘴里。
徒勞無功之時,突然發現站于對面的人想奪下自己筷子上夾著的面條。于是一聲怒吼:“那是我的!不準碰!”
遂用筷子敲擊、刺戳對方。對方當然奮力還擊:“混帳!你想干嗎?”
如此,人群中爭執四起,最終面條從鍋中飛散四濺,誰也沒能吃到口中,卻開始大打出手,呈現出一片慘烈的場景——這就是地獄。
而天堂中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天堂中,人人皆有利他的、為他人著想的好心,所以,當自己的一米長筷夾起面條后,便在大鍋對面那人的碗中蘸了醬汁,送人對方口中:“請您先吃!”
而對方也同樣回報。如此,面條一根也不會浪費,大家都能吃夠,其樂融融。
通過這則故事,老師告訴修行僧,地獄與天堂確實存在,但那是由人的內心所造。
實際上,無論物質多么富裕,如果獲取利益的欲望無止境地膨脹,貪念無法滿足,那么永遠不會幸福。而如果生活不甚富裕,但心存善念,充滿希望,這樣的人們卻能感受到幸福。
如此看來,人生是由人的心態所決定的,可為地獄,也可為天堂。而這,也正是這個社會的寫照。
家庭、職場、企業、社會、國家,構成這些組織的人們的心態如何,決定了這些組織面貌的根本差異。
如果身處其中的人們充滿利己心,凡事只考慮自己,這個組織就會呈現頹廢、散漫之態;倘若人們充滿利他心,與人為善,那么這個組織就會生機勃勃。(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