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25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當一個孩子越長越大,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離開他。讓他走世界,行萬里,成大器!
而一個企業家,為什么不能解放老板,系統托管?是因為,他一直把企業當小孩子看待,不舍得放手,不舍得離開。
就這樣,企業發展的每一個動作,老板都要參與,每一個產品都受老板的影響。最終,老板要對企業負責一輩子,而企業的命運就永遠活在創始人的影響下。
而今天,我們作為企業家,應把企業當作孩子培養,明白孩子遲早有一天會長大。我們也必須要走到幕后,遠遠的用眼光看著孩子,讓更多的人去實現這個企業的夢想,讓更多的人參與戰略,企業才能生生不息。
這樣耐住寂寞的格局,忍受不出現的存在感,看到企業跌倒后的淡定,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能做到的。
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有什么樣的企業家,就有什么樣的企業。也許很多企業家功成名就告別企業之時,有的企業能夠茁壯成長,而有的企業卻無法離開老板。
這是性格使然?還是行業使然?
在國勢流動變化與行業變化中,如何淡然進退,如何前臺后幕?
——這需要系統的力量。
沒有好的管理系統,企業長大的過程就需要老板帶動,而不是萬眾拼命。想讓萬眾拼命,首先要創造這樣的環境。
就像孩子只要出門就會有挫折,企業只要放手就會有損失,重點是:放手后,如何讓企業在損失中得到成長?
因為經歷,所以成熟。
我們千萬不要把企業與企業家對等起來,有的企業早死于企業家,而有的企業晚死于企業家。關鍵是,我們需要一個健康向榮的企業,我們必須明白:企業不只是我們掙錢的工具,否則企業累,老板也累。
最后,很多人以前活著是為了理想,而現在的理想就是為了活著。只有走過系統,方得經營的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