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5來源:趙云經理
為什么要認真地做股權架構設計?
事先合理設計股權架構和控制機制,可能在危機時刻,成為解救公司的秘密武器。這是考驗一家初創公司的嚴峻時刻,恰恰此時,往往決定創業公司的前途和命運。
股權架構本身并不復雜,創業之初就考慮這事,其實很簡單,越早解決越簡單。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很容易發生利益沖突、意見分歧,這時問題就因參與者的心態變化而變得復雜,越往后拖越難解剖,久拖必成災!
所以,股權架構設計,宜早不宜遲!
做事以終為始,成果導向,所以,我們首先明確股權架構設計要達到的目的,同時也是股權架構設計合理與否的評判標準與原則。明確目的、原則與標準,我們再來思考具體如何設計。
股權架構設計的目的、原則與標準:
01、責權利對等
股權的背后,體現的是責權利,因此,股權架構設計要明晰股東各方的相關責權利,如合伙人的責權利、投資方的責權利,并匹配到位。其中,創始團隊成員的責權利梳理是一個關鍵,這也是各方預期的一個坦誠溝通過程。
一個責權利不對等的股權架構,長期運作一定會出問題,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違背了基本的人性!
一個反面的案例:一家天使輪的創業公司,創始人背負著創業成敗的全面壓力與責任,實踐上行使CEO的權利,兼顧著COO的角色,但只有18%股權。而說好的COO,事實證明是無法勝任的,只能說是一個小主管,但占股15%。
這樣的股權比例,責權利對等嗎?這個創始人的創業激情能夠長期維持下去嗎?這樣的股權架構能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嗎?
02、控制權集中
柳傳志特別強調“聽多數人意見,和少數人商量,最后一個人拍板。”這對創業企業尤為重要,尤其是在創業初期,一定要控制權集中,才能高效決策,快速反應。
這就要求創業初期的股權架構設計一定要保證控制權的集中,才能從制度和機制上保證“一個人拍板”。
03、團隊穩定
一個人單打獨斗的時代過去,現在是合伙創業的時代。所以,一個好的股權架構有利于凝聚合伙人團隊,確保創業公司穩定,吸引和激勵團隊齊心協力。
04、共贏共享
創業只為錢,往往做不大;但創業只為情懷不為錢,也往往做不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以,在股權架構設計上,要保證大家共同創業,共創價值,共擔風險,也要共享利益,共同分享創業成功帶來的財富效應。
05、資本運作
資金是創業成功的必要因素,股權架構設計一定要考慮公司的資金需求與規劃,有利于按需融資與后期的資本運作。
06、著眼未來成長
創業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吸引和激勵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源源不斷地成長、加入。股權架構設計要為未來的核心人才與骨干預留股權激勵的空間。
常規的做法是預留10—20%的期權池,滿足3-5年的激勵需求,后期再以3-5年為一個激勵周期,不斷增發新的激勵措施。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股權架構要符合以上標準,達成這六個目的。同時,股權架構不是一成不變的,動態推演股權架構變化過程中如何滿足以上的目的和標準。
當然,如果你只是創業玩玩,大可不必如此認真,玩玩就好;如果你只是做生意,賺點錢分分、花花即可,大可不必如此認真,分分就好;但如果你想做番事業,想長久在做,那真建議你認真思考股權架構設計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