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4來源:趙云經理
佛山市科學技術局關于申報2022年佛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的通知
各區科技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實施意見》(佛府辦函〔2018〕770號)文件精神,深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我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我局現開展2022年佛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01一、專題類型
本年度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分四個專題:分別是:專題一: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評估;專題二:社會科技獎培育;專題三:科學普及活動和基地建設;專題四:科學普及體系建設。具體申報指南見附件1。
02二、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請登錄“佛山市政府扶持企業資金綜合服務平臺”填寫申報書,所提交的書面材料必須與網絡版一致。
(一)報送紙質申報材料一式七份,含申報書(模板見附件2)及相關證明材料,雙面打印,膠裝。
(二)網上申報時間為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5日下午17時;
各區科技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審核時間為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20日下午17時;
書面材料受理截止時間為2022年6月24日下午17時。
請各單位按規定時間審核并統一報送材料,逾期不予受理。申報單位統一提交紙質材料至所在區局,各區局收齊后統一報送到市科技局(地址:佛山市禪城區季華五路18號經華大廈10樓1003室)。
附件:
1.2022年佛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申報指南
2.佛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申報書(模板)
來源:佛山市科學技術局網站
附件1
2022年佛山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
申報指南
專題一: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評估
支持方向:支持開展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和成效評估,對全市科技成果轉化體系開展調研并提出建議。
申報單位要求:
省內注冊的企事業單位或社會組織。了解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從事過區域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研究等相關工作。我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及其運營單位不支持申報。
實施周期:項目實施期為1年。
項目實施目標、內容和要求:
1.對佛山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43個)開展建設成效評估。制定評估體系和工作方案,組織專家開展評估工作,出具評估報告。
2.對我市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并提出完善成果轉化體系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為修訂我市促進成果轉移轉化政策提供決策咨詢。
資助額度: 每個項目資助40萬元。
專題二:社會科技獎培育
支持方向:支持社會力量設立綜合類和行業類科學技術獎。
申報單位要求:
我市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組織。按《科技部關于進一步鼓勵和規范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國科發獎〔2017〕196號)要求,建立社會科技獎勵管理制度,所設社會科技獎必須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堅持以促進科學發展和行業科技進步為目的,已設立綜合類社會科技獎或行業類社會科技獎的單位優先支持。申報單位應熟悉獎勵所涉及學科的或行業領域發展態勢,具備開展社會科學技術獎勵組織、評審工作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團隊。
實施周期:項目實施期為3年。
項目實施目標、內容和要求:
1.立項后三個月內完成向科技部門備案工作。備案時必須提供獨立法人證明、社會科技獎管理制度、評審方案等佐證材料。
2.項目實施期內,每年舉辦至少1次科技獎申報、評審和授獎工作。
3.加強宣傳,廣泛發動企業參與,評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科技獎,樹立品牌,形成示范效應。
4.積極發動、支持和輔導企事業單位申報省和國家科技獎。
資助額度:綜合類社會科技獎每個項目資助150萬元,分三年資助,每年資助50萬元。行業類社會科技獎每個項目資助90萬,分三年資助,每年資助30萬元。
專題三:科學普及活動和基地建設
支持方向:支持市內各級科學館、廣東省場所類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特色科學技術普及活動,形成自有科普品牌。
申報單位要求:
經認定的廣東省場所類科普教育基地。優先支持專門建設用于面向社會和公眾開展科學技術普及活動、科技文化教育與傳播的科學館、青少年科技場館等;以及利用財政性資金或國資建設的國家和省各類實驗室、工程中心、高校研究院所等企事業單位。
實施周期:項目實施期為1年。
項目實施目標、內容和要求:
1.建立健全宣傳推廣體系,使公眾和中小學校等有關單位實現便捷的預約參觀,基地開放接待人數比去年增長20%以上。
2.建立健全運營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預約制度、接待制度、業務檔案管理制度、場館場地安全制度、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等。
3.加強科普人員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組織基地科普工作相關人員參與不少于3場次業務能力培訓活動,參與科普講解大賽等活動不少于1次。
4.提升基地運營能力,推動基地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周”、“科技進步活動月”、“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開展科普特色活動和展示活動不少于5場次,培育并發展較為成熟的自有品牌科普活動至少1項。
5.市內各級科學館除上述工作內容外,還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組織開展不少于5場科技下鄉實踐活動。將食品安全納入科普宣傳工作內容,持續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展覽活動,配合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
資助額度:市內各級科學館每個項目資助10萬元,其他廣東省場所類科普教育基地每個項目資助5萬元。
專題四:科學普及體系建設
支持方向: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開展我市科學普及工作體系研究
申報單位要求:省內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有相關工作經驗,能提供研究、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和政策措施的咨詢服務工作。
實施周期:項目實施期為1年。
項目實施目標、內容和要求:
調查研究分析我市科普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完善科普工作體系的政策措施建議,形成報告,為制定科普工作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資助額度:每個項目資助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