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7來源:趙云經理
稻盛和夫:致奮斗者的四句話!
人的一生有很多種活法,如果我們希望能活出自我,過上更加卓越且幸福的人生,就需要堅持做好一些生命中“意義非凡”的事。
一、篤信因果法則
根本而言,人生由看不見的手所主宰,這無形之手有兩只。一只叫命運。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帶著各自固有的命運。命運的來龍去脈難以知曉,但是我們的人生卻處在命運的引導或影響之中。
有人對此持有異議,但我卻認為,命運的存在乃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那么,我們在命運面前完全無能為力嗎?那也不然。
因為還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駕馭我們的人生,它叫“因果報應法則”。
就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生善果,惡因得惡果,因果規律,單純明快。
我們身上發生的各種事情,都有其產生的原因。這原因不是別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你在想什么做什么,都成為因,而必生其果,你對所生結果如何應對,又成為因,又必有所果。這種因果規律不斷循環,構成我們的人生。
我們的人生,由我們內心不斷的思索描繪所形成。這個結論也是基于因果報應的法則。
因為我們心中的思維、基于思維的行為,就是種子,它必然結出相應的果實。
命運和因果,這兩項重大的原則支配了所有人的人生。命運是經紗,因果報應法則是緯紗,兩者交織而成人生之布。
人生超脫命運的軌跡,那是因為因果法則這個力量在發揮作用;而另一方面,善行有時并不立即產生善果,那是因為命運的力量在干擾。
在這里,關鍵的是因果報應的法則要強于命運的法則。
主宰我們人生的這兩種力量之間也存在著力學上的關系,因果的力量多少要超過命運的力量。
正因為如此,我們運用因果報應的法則,甚至可以扭轉我們與生俱來的命運。
所以,想好事、做好事,就可以改變命運的走向,使命運向好的方面轉變。我們人在受命運支配的同時,又可以因思善行善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看不清因果報應這條法則,不肯輕易相信它,這是因為你只從一個短的時段來觀察事物。
某種思想和行為要作為結果呈現出來,需要相應的時間。在兩年、三年這樣較短的時段內,結果往往還出不來。
但是從20年、30年這樣的長時段看,因果的吻合度非常之高。自我開始創業以來已有40多年,這期間,我見識了各種人物的興衰起落。
從30年、40年這樣的時段觀察,幾乎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與他們平日的行為和人生態度相一致的結果。
從長遠看,誠實的人,堅持行善積德的人不會總是倒霉;而懶散的人,不負責任的人也不會一直榮耀。
確實,有人干了壞事卻未見惡報,因為他運勢尚佳或僥幸逃逸;有人做了好事卻未見善報,因為他一時時運不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狀況逐步修正,結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大家各得其所,進入他們應有的境遇。
原因和結果之間,簡直可用等號連接,原因和結果吻合的程度之高甚至可以用“可怕”兩個字來形容。
短期來說或許不盡然,從長期看,善因結善果,惡因招惡果,因果報應準確無誤。
“為善不見其益,如草里冬瓜自暗應長”。中國明代的《菜根譚》中有這樣的句子。
意思是,行善沒有見到報答,好比草叢里的冬瓜,即使人眼看不到,它照樣茁壯成長。
二、因果必報,但需要時間。
記住這句話,不要因為一時不見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行善積德,堅持不懈。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總是會充滿痛苦和煩惱,不可能時時順心的。
即使眼前再難,我們也不要有感性的煩惱,因為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擔心、煩惱、失敗等等,是人生的常事。但是,覆水難收,總為已經的失敗而悔恨,毫無意義。老是悶悶不樂會引起心病,接下來會引發身體的毛病,最終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幸。
要對失敗的原因進行深刻的反省,然后就把它忘掉。要迅速地將精力集中到新的目標、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動中去。
只要做到這一點,不管過去陷入過怎樣的窮途末路,將來定能獲得成功。
人生難免有失敗的時候。這時候絕不可心情郁悶,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所謂“覆水難收”,一旦潑出去的水就難以收回,沒有必要老是后悔,老是懊惱。“為什么會干那樣的事?””當時不那么干就好了!”這樣想其實無濟于事,你完全沒有必要為失敗而煩惱不已。
應該對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誠懇反省,“是什么原因讓我干那樣的傻事?”必須嚴肅地質問自己。但是,當你做完了充分的反思,接下來就應該把這事忘掉。
人生也好,工作也好,總是會充滿痛苦和煩惱,不可能時時順心的。
經過充分反省之后,就朝著新的目標,滿懷希望、心情開朗地采取行動,開始努力工作。這樣才對。
近年來,日本每年自殺的人數都超過3萬,但其實大多數都是因為一些感性的煩惱。
確實,人生總有煩惱纏身, 但是即使發生了巨大的不幸,好像真要活不下去了的時候,也絕不要痛苦得撕心裂肺。
拂拭心中感性的煩惱,抬頭挺胸向前看,朝著新的方向,采取新的行動。這種態度對于我們的人生非常重要。
人都是在反反復復的失敗和錯誤中成長、發展的。失敗了沒關系,只要失敗后認真反省,然后把精力轉向新的行動,那么即使一時被逼入窮途末路,最后也一定能獲得成功。
針對自身所處的環境,是采取卑屈、怨恨等消極的態度,還是把困難的任務當作自己發展的機會,以積極的態度去應對?
選擇不同的態度,走不同的道路,到達的終點也會大相徑庭。無論是工作還是人生,都是同樣的道理。
三、成功始于熱情
對一個人作評價時,必須看這個人的才能、能力。除此之外,我還重視熱情。因為只要有熱情,任何事情都能夠成功。
成就事業的源泉,就是這個人持有的熱情。無論如何非成功不可的意志、熱情和激情越是強烈,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我認為,事業成功的關鍵,首先就在于熱情。
熾烈的熱情能夠帶來成功。但是,如果這種熱情發自于私利私欲,成功就難于長期持續。
原因是:忽視世間的規則,雖然持有成功的要素——熱情,但靠著熱情一味蠻干,就會誤入歧途。
要使成功持續,描繪的夢想以及熱情必須純潔無瑕。
人要徹底消除私利私欲是極其困難的。但是,至少工作的目的應該從“為自己”轉變為“為團隊”。這種轉換就能增加愿望純粹的程度。
如果不是以這種純潔心靈描繪的強烈愿望,上天是不會眷顧的。
抱著純粹的愿望,從痛苦和煩惱的煎熬中擺脫出來,突然靈感閃現,局面打開。
在緊要關頭,“無論如何也要成功”的、強烈而純粹的愿望,能夠通天,能將潛力激發出來,把你引向成功。這是我的想法。
認真努力,埋頭苦干!
認真工作,意味著勤奮,意味著是對工作始終抱有誠實的態度。
我們從心底品嘗到的真正的快樂,就在工作之中。對工作漫不經心,而想從娛樂和興趣中尋求快樂,結果可能會有一時的快感,但決不會獲得真正的喜悅。
如果不能從占人生比重最大的工作中獲取充實感,那么,我們必將感到空虛和不足。
只有在認真努力、埋頭苦干并有所成就時,我們才能體味到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真正的歡喜和快樂。
正因為如此,我一直向員工強調認真努力、埋頭苦干的重要性。此外,“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也是我一直強調的理念。
在“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基礎上,再加上“認真努力、埋頭苦干”,才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認真努力,指的是全身心投入某項工作的態度,而這種努力的態度能夠完善一個人的人格和人性。
人生的富足感,源于自己的工作
在我們的世界里,尤其是制造業,有些人被稱為“名家”或“達人”。
他們正是因為傾其一生、埋頭工作,所以才到達了那樣的境界。如果努力不夠,勢必無法成為名家達人。
換言之,名家達人不僅專業水準高超,其心靈及精神狀態也達到了非常崇高的境界。
不僅技藝高超,還能把自身的心靈狀態反映到精美的作品中,讓人感動和觸動。這樣的人才算是名家達人。
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只能通過認真努力、埋頭苦干。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提出異議:“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愛好和娛樂也是必要的。”
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托詞,一些人無法認真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把興趣愛好作為替代品,試圖從中獲得喜悅。
只有埋頭于本職工作,從中獲得喜悅才算得上是稱職的企業家。
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企業家都要以守護員工、家人和客戶為己任,認真努力工作。這點非常重要。
上一篇:生產管理績效考核的六大指標
下一篇:企業激勵機制的四個關鍵點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