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9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追求人類的無限可能性
許多人會覺得自己并不怎么優秀,難以相信自己具有無限的能力,不少人抱有這樣的思維方式。即便如此,稻盛和夫還是向大家強調:“請相信自己具有無限的能力。”
明明知道自己沒有什么大能耐,卻因為激勵而突然相信“自己具有無限的能力”,這的人似乎既不實在,也不靠譜。但稻盛和夫認為,對于“自己是否具有無限的能力”這個問題不要過于深思,寧可“不靠譜”一點。
在工作中能夠實現目標的人,是那些相信自己可能性的人。僅以現有的能力判斷“行或不行”,就不可能挑戰新事物,不可能完成困難的工作。人的能力通過持續努力,可以無限擴展。
能力,重在磨煉與提升
“能力”這個概念并非只限于頭腦好壞,還包括身體素質等各方面。可以把能力定義為“為了再社會上生存而具備的各種能力的總和”。
比如,在現實社會上,身體健康也能視為一種能力。如果一個人從未生過大病,也很少感冒,總是保持健康狀態,那么與經常生病的人相比,完全可以說“他的能力更高”。
如果大家對稻盛和夫所說的“能力無限”仍舊將信將疑,那么“能力會提升”的表述方式或許更容易理解。只要每天早晚堅持運動,就能把身體鍛煉好;只要努力學習,就能使成績提高。
可見,不管事健康能力還是學習能力,抑或其他各種能力,都能夠發展進步。如果能力沒有提升,說明你沒有磨煉它,因此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努力磨煉自己的能力。
“我具有無限的能力。它之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提升,是因為自己之前不具備努力提高能力的意識,所以要從現在開始努力。”這樣的思維方式至關重要。
點滴積累+不斷創新=真正的提升
要想創造新成績、取得新成就,就要相信人的能力是無限的,并且通過實踐來追求人類的無限可能性。只有在平時腳踏實地積累,不斷磨練自身能力,才能使能力獲得提高和進步。
在努力的同時,還要“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稻盛和夫時常強調“明天要比今天好,后天要比明天好,要時時保持創新精神”。不管是成就大事業,還是磨煉自身能力,這點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總之,首先要堅信“自身蘊藏著無限的能力”,然后每天積累看似平凡的努力,并保持創新精神,這樣的話便能成功磨煉自身的能力。
擁有“蝸牛上樹”般的進步原動力
在經濟最為低迷的時期,企業家激勵自己的營業部長:“現在咱們公司的訂單很少,你要加倍努力,從客戶那里爭取到更多的訂單。”
而營業部長勢必會找各種借口:“爭取訂單是多么困難”“當前的市場環境多么不景氣”“不光是我們公司,同行都在苦苦支撐。這是大環境所導致的……”
總而言之,營業部長的各種說辭都是在給“做不到”找理由。
企業家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心軟,覺得“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爭取訂單果然很困難。我的要求或許是有點強人所難。”
不僅限于公司業務,企業家在談及公司發展方針時,也會有類似的想法。
“公司如果一直依靠現有業務,還能持續發展嗎?時代在不斷變化,雖然我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這家公司,如果一直固守著父親的‘老行當’恐怕公司會衰敗。如今的報刊雜志上經常提及各種全新的行業和投資項目,倘若條件許可,我也想參與。可直接沒有相應的能力,公司也沒有相應的技術和資金。說到底,這只能是做白日夢。”
像這樣,把所缺乏的條件在自己面前“堆積成山”,當然會讓人立刻想要放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要相信人類具有限的可能性,“先試試看吧!萬一成功了呢!”必須抱著這樣的積極態度追求自身的可能性。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確實很難。即便如此,也千萬不要輕易下結論放棄——“這個太難了,我們不可能做到的”,而要硬著頭皮想辦法——“只要一步步努力,應該能行得通”。
這樣一來,便能激發付諸實踐的動力——“動手試試吧”。一開始取得的成果可能微不足道,但這種類似“蝸牛上樹”的努力精神,正是發展進步的原動力!(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