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0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回顧迄今為止八十多載的人生,追憶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生涯,我現在想要告訴大家、想要留在這個世上的,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切成功都歸結于利他之心”。
一、最初意識到利他之心的重要性
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
猶如電影放映機將映像投映到屏幕上一樣,內心描繪的景象,會在人生中如實再現。 這就是驅動這個世界的絕對法則,是推動一切事物運行的真理,沒有例外。心靈竟是如此重要!
最初意識到這一點時,我還是個小學生。當時我患上了肺浸潤,那是肺結核的初期癥狀。我被迫與疾病作斗爭。對年幼的我而言,那種體驗,如同凝視黑暗的死亡深淵,感受異常強烈。 在我位于鹿兒島的老家中,有兩個叔父、一個叔母都死于肺結核,整個家族籠罩在結合病的陰影之中。我實在害怕被傳染,所以每次經過患病臥床的叔父的小屋時,我都捏著鼻子飛跑過去。 但我的父親卻不同,他已經下定決心,由自己一個人來照料患病的親人。至于感染的風險,他毫不畏懼。他精心護理病人,舍身忘我。
我的哥哥則認為,“哪有那么容易感染呢?”,他根本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結果,父親和哥哥都沒有被傳染,只有我被病魔擊倒了。 后來我才恍然大悟。不怕患病、細心照料病人的父親,沒有感染;對疾病毫不介意、若無其事的哥哥也沒有染上;只有一味恐懼、厭惡、躲避疾病的我,反而把疾病給招來了。
二、為什么只有紙袋行商獲得了成功
從少年時期到踏入社會,我的人生遭遇了一連串的挫折、苦惱和失意。小學考初中兩次失敗,高中畢業后也沒能考上想考的大學,后來就職考試也不順利。
為什么自己如此倒霉,干什么都不如意呢?在失望之余,我垂頭喪氣,每天都苦悶、郁悶。 但有一件事情卻極其順利,令人吃驚,宛如穿過烏云的一束陽光。那就是我高中時代所從事的“紙袋行商”。 我們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開始就以印刷業為生。在戰爭即將結束時,家宅和工廠都在空襲中被燒毀。以前一直辛勤工作的父親,因失去房屋而失魂落魄。母親賣掉自己和服、飾品等物品,辛苦籌措,支撐貧困的家庭,養活家人。 我看到家里的光景,決心“幫扶家計,守護家人”,并向父親提出制造和銷售紙袋的建議。并由我外出銷售。 平日里是放學后,周日則是從早到晚一整天,我將父親制作的大小十幾種紙袋裝進大竹筐里,放在自行車的后架上,沿街叫賣。 最初,客戶是街邊的甜品店,我隨意兜圈子,走到哪算哪兒。后來自己開動腦筋,將鹿兒島分成七個區域,以一周為單位,按順序走動。
另外,我還將紙袋放在批發店里,委托他們代銷,他們賣掉多少,我就收多少錢。如此這般我想了許多點子。 不久,別的點心批發店也紛紛下單,我和父親忙不過來,甚至還雇人幫忙。后來,因為我們的紙袋在市場上暢銷,從福岡來的紙袋商竟然撤退了。作為一個完全外行的高中生所從事的買賣,這稱得上是很大的成功了。 多年以后我回顧當時的情況,思考成功的理由時,忽然悟到了一個道理。其他的事情,幾乎全都是為了自己:滿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護、或者是希望獲得別人的好評。
與此相反,只有紙袋行商出于幫扶家計,守護家人的目的,是從“關愛他人”出發的行為。
三、作為經營者重生的瞬間
京瓷創建之初提出的經營動機是:把我個人的技術發揚光大。換句話說,創辦京瓷公司,是為了實現我作為技術人員的個人夢想。 但是,創業三年的某天,發生了一件事,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存在的意義。 十余名上一年剛錄用的高中畢業的員工,突然來到我的辦公桌前,排成一列,遞上一紙“要求書”,態度強硬。
其中羅列了加薪、獎金額度等待遇改善以及未來保障等要求。他們說:“如果不答應這些要求,我們就全體辭職。” 成立不久的公司沒有什么實力,對他們的要求不可能照單全收。而且,對無法兌現的事情做出承諾,是不誠實的行為。 經過三天三夜的促膝長談,最后,他們總算全都理解了我的想法,接受了我的意見。但是,那一夜,我卻失眠了。 “所謂企業經營,難道是這樣的嗎?我竟然走上了這條艱苦的道路”我心里既迷惑又后悔。 但是,經過徹底的思考,我得出一個結論。
公司的存在,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抱負,而是為了守護員工的生活,給他們帶來幸福的人生。
這才是公司的使命,這才是企業經營的意義。
悟到這一點,下定這個決心時,我如釋重負,猶如撥云見日一般,心中透亮起來了。
于是,我心思一轉,確定了公司的使命: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 這一系列的事情,稱為契機,讓我完全放下了創業之初所懷抱的個人動機,將京瓷的存在意義從“利己”轉變為“利他”。
可以說,那就是我作為經營者重生的瞬間。
四、度過美好人生的秘訣
“利他”這個詞的意思本來就很簡單。“有利于他人”,就是先人后己,把“為自己”放后面,優先“為他人”。
比如,思考為了鄰居可以做些什么,盡己所能做一些關愛對方的事情。利他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絕不是什么大張旗鼓的行為。 如果有家庭,首先就要做一些讓家人幸福的事情。如果在工作,就要為職場同事、為客戶做力所能及的事。
此外,還有極可能為自己所在的街道和地區做有益的貢獻。 只要有利于他人,不管事情多么細小,都是利他的行為,在利他的行為中萌生的利他心,像花朵一樣綻放,由此,再向著最高尚、最美好的行為進一步擴展。 反省自己的思想,反省自己的行為舉止,由此盡力抑制利己之心,抑制充滿欲望的那個惡的我,讓那個充滿利他心和關愛之心的,善的我呈現。 不論是誰,只要降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擁有實現幸福的權利。不僅如此,我甚至認為,實現幸福還是我們每個人活在世上應盡的義務。(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