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09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領導力的九層修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說:
領導就是要讓他的人們,從他們現在所在的地方,帶領他們到他們還沒有去過的地方。
管理者在成為優秀領導者的道路上,有九層能力修煉,分別是:
01——要有以人為本的理念
管理的對象是人和事物,而“事物”的管理也是通過“人”的管理來實現的,無論多么輝煌的事業,事實上都是由人創造的。因此,歸根結底,管理的核心是“人”。
任何管理機制、管理模式和管理體制都必須以公司“人”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他們將變成空談,沒有實際意義。
但“人”是最不確定的因素。人性是由不同層次的需要構成的。只有首先滿足這些基本需求,才能逐步彰顯人性的發展。因此,作為領導者,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人員任用、晉升、薪資、獎勵、福利等方面落實激勵措施。
事實證明,那些把下屬當作單純的工具的領導者,往往是最缺乏戰略眼光的。
因此,重視人的因素是一名優秀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02——要有組織和協調能力
組織和協調能力(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是指根據工作任務,對資源進行分配,同時控制、激勵和協調群體活動過程,使之相互融合,從而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
一般認為組織協調能力要包括:組織能力;授權能力;沖突處理能力;激勵下屬能力:
組織能力:是指組織人們去完成組織目標的能力,它是領導者成功有效地完成組織目標的心理特征。
授權能力:通過他人的努力來完成工作,這就是授權的概念。有效的授權是領導的一項基本職責,授權意味著準許并鼓勵他人來完成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
沖突處理能力:領導者是能夠采取積極的、建設性的措施來處理組織中的沖突,反應了其領導力。成功的處理方法必須建立在對工作沖突本身正確而充分的了解基礎之上。
激勵下屬能力:優秀的領導及管理者,都善于將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統一起來,將團體目標的實現與滿足員工的需要統一起來,提高部下對團體目標的感受性,讓部下充分體驗到團體目標中包含著個人的利益。將這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激勵下屬,使他們的工作更有效,
要想成為一位受下屬尊重和愛戴的領導者,就必須學會正確的領導方式,要學會用十個手指彈鋼琴,十個手指有長有短,要有分工,要有合作,要有協調。這是實現工作目標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也是成為領導者必須具備和能力。
03——掌控全局的能力
每個人都想成為管理者,但不是每個人都具備必要的管理能力,所以才會出現由于能力的差異而導致仕途走的遠近。
你能成為領導者或在邁向高層領導者的道路上能走多遠,通常來自于其掌控全局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你連管理本部門的整體局面都無法掌控,自然你就不具備一個做一名優秀領導者的基本素質。
如何使一群人變得優秀,愿意同自己共同努力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是一個領導者是否合格的標準。能夠為他們創造一個想要的工作環境,尊重他們并且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是一個管理者是否具備領導力的關鍵。
想要成為一個具備影響力,可以掌控全局的管理者,應該掌握以下四點能力:
勝人一籌的溝通協調能力
控制情緒的能力
強硬的執行力
高效的決策力
04——要有民主決策的能力
絕對的權力會導致一葉障目,而 "一言堂 "或決策總想享受自己的絕對權力,總想著自己拍板說了算的人,往往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或組織潰敗的根源。
做出民主決策的能力遠比擁有民主決策的意識重要,只有那些真正能夠做出民主決策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人,才具備成為領導者的基本條件。
專制管理與民主管理都是存在一定前提條件與背景的,在某種程度上是企業的選擇從管理的本質上來說,是為了讓企業增加綜合效能,故此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只要能讓企業的綜合效能大幅增加,那么無論是專制還是民主,其手段與方法都是無可厚非的。
在團隊組建初期,高水平的員工是非常難以尋找的,且此時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故此為了提高企業的效能,專制型的管理是非常常見的企業現象。
專制管理其好處在于此時的企業效率極高,管理成本很低,但劣勢主要在于無法讓團隊成員得到充分的鍛煉,若管理者一旦判斷出現大問題,則(初創)企業將會直接清盤...
但在團隊達到一定規模時,此時企業管理者再想進行專制管理,已經不太現實,故此分權(民主)管理將順勢而生。
實際而言,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時,企業的實際管理運作模式,起到重要作用的關鍵因素則是企業需要什么(企業適合什么)。
05——要有強大的執行力
戴爾公司總裁理查德·斯科德爾曾說過:“對于一個組織來說,制定正確的戰略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戰略的執行,能否將制定的戰略有力地執行到位非常重要,這是一個組織生存、發展及卓越的關鍵所在。”
管理者本身的角色就是以教練者的身份指導下屬進行工作和達成工作目標的,而管理者的執行力如果不到位,管理思想與指導方法沒有盡可能的運用于實際的管理要求,導致的后果就會使下屬以致于更基層的工作人員不能認真的對待和落實上面的執行目標與工作方案。
這就應正了許多企業所提出的80/20原則一樣,如果工作中出現了問題,目標是正確的,只是執行力出現或存了問題,80%的的工作未達成率則應追究管理者的執行力問題上,所以管理者的執行力非常重要。
有了出色的科學決策,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具體的執行,團隊的戰斗力是否足夠強大,核心作用還是取決于領導者。
一名的領導者會把公司的目標內化為每個團隊成員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激勵每個團隊成員為這個目標奮斗,并把執行力融入每個團隊成員的自覺工作中。
06——要有開放的心態
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中,很重要的一條是開放與進取。
任正非要求各級干部要真正領悟妥協的藝術,學會寬容,保持開放的心態,強調開放,更多一些向別人學習,才會有更新的目標,才會有真正的自我審視,才會有時代的緊迫感。
保持開放的心態,就會真正達到灰度的境界,就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扎實。
領導者應該不斷地吸收世界上各種先進的文化,吸取所有同齡人或其他人的先進的經驗或失敗教訓,并以不同的方式從中加以學習借鑒。
三人行必有我師,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首先要懂得傾聽,即在做決定或發號施令之前,要充分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要有一顆開放包容的心,接受持不同意見的人。
07——要有持續創新的理念
企業成長后,在管理上陷入了兩難境地。首先,企業做大后便會背上增長的壓力(需要保持持續增長),其次,企業的規模越大,其管理層次必然增加,管理難度加大。因此,企業壯大后,比創業初期,更容易被已有的成功所牽絆,不能超越自己,實現新的突破。
要實現新的突破,必須先從管理者的管理思維上突破。
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循規蹈矩、墨守成規是企業發展的大忌。因此,創新意識是一個成功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要創新,管理就要有彈性。管理是對的,但不要讓員工定型,讓人定型的管理是高科技或創新服務領域中的企業一大災難。
領導者要重視創新,做創新的“領頭羊”。領導者作為創新理念的創導者、創新思維的實踐者和創新文化的推動者,要義不容辭地推動企業的創新,把創新作為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就能帶動員工在創新層面的行動。
08——必須有足夠強大的內心
內心強大,其本質就是人格獨立和心智成熟;而內心強大的過程,就是形成獨立人格,心智走向成熟的過程。
內心強大,在現實生活中,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否具備能按照自身理想或意愿,塑造和實現個人成長目標的韌勁;
二、是否具備在壓力條件下,持續推進計劃,達成事業目標的心理素質
領導者必須能夠承受旁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和侵害時,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要有肚量去忍受那些你無法改變的事情;
有毅力去改變那些你可以改變的事情;
有能力去發現身邊隱藏的機會;
有智慧去識別和抓住那些轉瞬即逝的機會;
有勇氣去承認和面對自己做錯的事情;
有膽量接受下屬的尖銳批評......
09——有推銷公共關系的能力
當你是一位領導者時,你必須知道并能夠熟練地利用各種媒體和工具來推銷你的專業,你還應該知道如何利用媒體來化解突發的公共危機。
推銷你的專業,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不知道的東西,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化解一場公共危機,就是試圖讓那些對自己的專業知識一無所知的人能夠理解處理危機的原因和結果。
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優秀的領導者必須更多地了解公關技巧和銷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