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1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雷鋒有一句名言‘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困難對于懦夫來說是絆腳石,對于強者來說是墊腳石。沒有困難怎么能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你強大,困難就弱小,你越來越強大,困難就越來越弱小。
作為一名記者,我曾采訪過許多位企業老板,在和他們交談中我發現,他們有個共性:不怕困難,戰勝困難!之所以擁有今天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具備不怕困難的決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困難是山,我們就移山;困難是海,我們就渡海。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曾寫過一本勵志故事書籍《魯濱遜漂流記》。書中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不怕困難,充滿熱情的人。他堅毅地在這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8年,直至26年時,"星期五"出現了。并于28年后回到英國。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作為男人的堅毅性格、英雄本色、樂觀向上的精神及開拓精神、敢于同惡劣的環境勇于斗爭的精神。一個人在荒島上,困難重重,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很難生存下來。而魯濱遜不但很好的生活下來,還用智慧和勇敢救了一名仆人,最后安全返回自己的國家。據說該故事并非虛構,確有其事。我想如果讓魯濱遜創業的話,他一定能成功。
試想,如果魯濱遜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時,在饑餓難耐、深度脫水、體力透支的情況下,他放棄生存的希望,破罐子破摔,躺在沙灘上,能活一天算一天。那么,在強大的困難面前,他必然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悲傷,最終會將生命耗盡在沙灘上。
能在這種惡劣環境中幸存下來,靠的是來自內心的勇氣。在類似的絕境當中,許多人會屈服、會抓狂。而幸存者思想中的某種東西卻能使他們鼓起勇氣堅持下去,無論面對多么惡劣的境遇。魯濱遜如此,任何一位取得成就的名人也是如此。
魯迅十三歲時,家庭陷入貧境,祖父被捕,父親患病,魯訊成了家里的小大人。經常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藥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后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并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父親病重時,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當鋪和藥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每當他氣喘吁吁地準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巴爾扎克曾說過:“困難,對于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對于強者卻是一筆財富。”是啊,如果一個人屈服于命運,屈服于困難,那么他只能是個弱者。(轉自網絡)
上一篇:一家工廠是這樣走向衰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