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31來源:趙云經理
好的意愿成就美好的人生
因果法則之所以成立,是因為它符合大自然最根本的法則。
從長期看,善因招來惡果,惡因導致善果,這種錯亂的事情不會發生。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一切都將順理成章,因為這就是天理,就是天意。
——稻盛和夫
01——宇宙依靠因果報應法則成立
由于我自身的經歷,我從27歲創辦公司時就懂得,人生會隨著自己內心的想法發生改變。如果總是抱怨,想法消極,或者總是心情不愉快,人生將會變得更加灰暗;如果以積極開朗的心情去努力,人生就會好轉。
心態可以決定你的人生是朝著好的方向還是壞的方向發展。那時我已經開始思考因果報應法則的存在了。
正在我產生如此想法時,我偶然讀到一本書。讀過這本書后我堅信:
想好事、做好事,人生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想壞事、做壞事,人生就會朝著壞的方向發展。
無論與生俱來的命運如何,都是能改變的,命運絕不是宿命。
我65歲時在禪宗派系之一的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圓福寺出家為僧。我想學習佛教,加入到了僧人的行列中。
我的想法在佛教中稱作“因果報應”。
眾所周知,釋迦牟尼經過修行后最終開悟。釋迦牟尼所說的“悟”,其主要思想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這個宇宙是由“因”和“緣”構成的。
所謂“因”,就是原因,這個“因”遇到“緣”就會產生“果”,也就是結果。現代物理學最先進的宇宙原理也證明了這一點。
釋迦牟尼修行后開悟意味著獲得了真正的智慧。從真正的智慧也就是開悟的境界來看自然界,所謂宇宙,就是世間萬物首先有某種原因,然后遇到緣,從而產生結果。
通俗地講,如果我們把一粒稻谷種到田里,在適宜的水、土壤和天氣的作用下,稻谷生根發芽。幼苗沐浴著陽光茁壯成長,結出多粒稻谷。
從因果報應法則的角度來看,最初的一粒稻谷是原因。土壤、水、陽是“緣”,結出的“果”就是稻米。
02——意愿成就人生
生物界也好,物理學界也好,都是以這一法則構成的。釋迦牟尼以開悟的雙眼審視這個世界,并告誡我們:所謂宇宙的真理,就是最初的因存在于萬物之中,因在緣的作用下產生果。
這一思路同樣適用于我們的人生。
我們在現世中過著各式各樣的生活,生活方式形形色色。我們生活在現世中,這是果。這個果有其最初的因,這個因遇到緣之后,我們才有了現在的生活。
那么,在現世中人所創造的因來源于何處呢?來源于人內心的意愿。
我們所做的事都是我們內心所想的,內心沒有想的事我們是不會去做的。并不是內心想的所有事情我們都會去做,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從我們內心萌生的。
因此,我們內心所想即為因,將自己的意愿付諸行動也會成為因。這種思想和行動的果就構成當下我們正在度過的人生。
03——創造好的因,就會產生好的果
我們在現世生活的環境包括家庭和社會,這些都是我們在前世以及來到現世后創造的因產生的果。我們創造的這些因遇到緣,在現世的各種關系中產生果,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
原因的“因”在佛教中稱為“業”,佛教告訴我們,“業”遇到“緣”就形成現實的世界。
可是,我們無從知曉自己在前世積累了怎樣的業。所以,我們至少希望在自己有意識的現世創造好的因,我們覺得這樣做自然會產生好的果。
我不知道自己在前世做了怎樣的壞事,也許正因為如此,我才會在這個世界上遭遇諸多挫折。這是無可奈何的。但是,我至少希望在現世成就好的“業”,這么一想,我就開始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為世人盡量做好事了。
善行會創造出絕佳的因,這樣的因在世上遇到緣就會產生好的果。
順著這一思路我想到,即使是即將破產的中小企業,如果大家努力工作,努力做好事,是否也能發展為可以讓員工安心工作的卓越企業呢?事實上,我已經開始采取這樣的生活方式了。
04——創業時的五項誓言
請人出資300萬日元和7名年輕的同人創辦公司時,我手里一分錢也沒有。當時我首先做的是明確提出自己的想法。
“這家公司是為了讓稻盛和夫的技術問世而創辦的,讓我們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創辦一家為社會、為世人著想的公司!”我用書面的形式將自己的想法進行了總結,和另外7個人一起在上面按了血印。
在我27歲創辦公司之初,我就宣稱自己創辦公司的目的是為社會、為世人竭盡全力。
我希望這樣度過自己的人生:想方設法播下好的種子,收獲好的結果。要想實現這樣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內心抱有好的想法。
與此同時,我以五項誓言的形式確立了自己的想法。
第一,常懷感激之心。
第二,切記美好體貼的善解人意之心,切記釋迦牟尼所倡導的慈悲之心。
第三,公司的成立歷盡艱辛,因此必須拼命工作。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第四,在公司的經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要堅忍不拔地渡過難關。
第五,絕不可做身為人不可做之惡事。遵循父母和小學老師灌輸的樸素的道德觀和倫理觀。
這五項誓言就是我所謂的好的想法。我們發誓內心常懷這些好的想法,并付諸行動。
上一篇:你正遭遇的一切,皆當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