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2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員工是公司的財富,是員工創造了公司的利潤。面對越來越突出的勞資矛盾,以及緊張的勞動力市場,老板們該好好思考為什么?
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硬件環境的改善,更主要的還是軟環境的塑造,更多的還是滿足內部客戶——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給予他們更多的愛和尊重,以及更多的人文關懷。
NO.1企業領導人必須保持團結統一
中小企業的發展有一個必然的過程,由小到大,由不規范到規范,由粗放到精細,由用家人到引進經理人……在不斷的變化中,企業在成長,在進步,在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
在這個不斷變化過程中,各種理念、思想的碰撞都是在所難免,各種矛盾交織,問題重重,于是困惑、迷茫、孤獨、無助等便伴隨而來,好多老板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這種情況,老板需要自我改變,需要突破自我的瓶頸,才能實現企業組織的升級。所謂老板決定成敗就是這個意思,要求老板必須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做好領導班子的建設,統一認識,避免由于不必要的沖突而帶來的內耗。
企業領導人保持團結統一,才能保證領導集體的健康有力。企業領導內部的不團結,就會造成組織的分裂,造成內部的拉幫結派,也不會做出正確的決策,使得管理層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是好。萬萬不可以政出多門,讓管理人員無所適從,這大大降低了執行力,也造成了組織的浪費。
在規范的基礎上,每一個成員必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執事者各執其事,堅決反對面對管理人員和員工的不必要爭吵。俗話說,夫妻同心,黃土變成金。改變組織行為習慣,從企業領導人開始。上行下效,老板還是要給管理人員和員工做出一個好榜樣!
NO.2管理必須為經營服務
管理是科學也好,是藝術也好,管理就是一種手段和方法,管理必須為經營服務。
一個企業管理很好,但卻不能盈利或者生存,或者不能良性地發展,其實就是沒有管理好。向管理要效益,不是把一切都管住,甚至管死,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產力,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經營,保證效益。
管理必須為經營服務,經營的目的就是為客戶,為社會服務。這是辦好企業的宗旨,也是企業擔負社會責任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就是服務,內部為員工服務,外部為客戶服務。
NO.3商業模式首先要解決的是盈利模式
我們都在談商業模式,未來企業的競爭是商業模式的競爭。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商業模式就是盈利模式。從價值鏈的角度考慮,企業到底是憑什么盈利的,是怎么盈利的,盈利能力如何?
搞清楚這些問題,大概也就會明白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企業應該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轉型升級才有把握,才有方向。
NO.4沒有原則,一切都是空的
管理的方法多種多樣,各種理論道理多多,企業經營更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但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對于原則的把握。沒有原則,一切都是空的。那些為了創新而創新,不遵守規則的做法,急功近利,自掘墳墓。
我們必須堅守誠信的原則,才能贏得更多的滿意客戶;我們必須堅守品質的原則,才能樹立起品牌的豐碑;我們必須堅守負責的原則,才能獲得尊重,企業才能有價值。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原則就是根本,堅守原則就是堅持做人的底線。
NO.5效率就是為結果負責
現在,是一個講求速率的社會,速度使我們沒有機會欣賞路途的風景,效率使我們一直處在一種緊張而壓力攀升的狀態。也許我們獲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但我們失去的更多。
那么多的人都在不快樂的生活,那么多人都在感到幸福指數不高,物質生活豐富了,生活品質卻下降了。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社會發展到今天,如果還是“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最終,會被淘汰。
在我們追求效率的時候,如何使自己靜下來,給自己更多的時間思考,正確地做好正確的事,而不是一味的忙碌。
NO.6一次就做好一件事情
經營企業千頭萬緒,就不能事無巨細,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能夠分清主次,把握關鍵。
作為老板,就必須做好老板的事情,解決企業做什么產品,用什么人,錢怎么花。至于其他,要更好的利用好組織相關的職能。有的老板事事親歷親為,結果老板做了經理人的事,經理人做了員工的事,角色錯位,價值顛倒。
同時,做老板要懂得什么不能做,尤其是那些已經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老板,手中有錢心里不慌,盲目擴張,兩敗俱傷。本業沒做好,其他行業不成功。日本人、韓國人,一輩子就做好一件事。老祖先也說,做生意,不熟不做。貪大求全,力所不及。所以,這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一次就做好一件事情。精力集中,目標明確,堅持不懈,功夫不負有心人。
NO.7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
求新求快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征,但必須與我們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為我所用,才會有大用。
公司里面不同層面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老板喜歡的東西經理人未必接受;經理人接受的東西員工未必認同。如果一味要求所有的人都喜歡,那是不真實的,是存在極大水分的,也可以說是不人性的。
太多的老板接受了太多培訓,也接受了太多的太先進的理念和思想,卻忽略了我們的實際,忘記了我們的基礎。搞了太多太多的花樣,自己樂此不疲,別人卻煩不勝煩。
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時而為,與時俱進,順勢而為。一切新的東西,都是要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看其是否促進了和諧,增強了凝聚力,是否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本質,這就是內容,如果過度的講究形式,而不顧內容的需求,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就是務虛不務實。
NO.8尊重他人就是看得起自己
社會在發展,文明和進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就是要賦予員工更大的價值。
尊重員工,尊重員工的勞動。要有一種觀念,尊重他人就是看得起自己。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換位思考,人心換人心,而不是片面的只追求員工的忠誠度。
那么,作為老板,到底應該如何跳出管理困境,實現突破!
(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