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0來源:企業管理智庫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就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了,而且喜歡上了這項研究。再后來,就大大超越了“喜歡不喜歡這樣”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義。
——稻盛和夫
我原本也像隨處可見的小青年一樣,興趣多變,不善于將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那么,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為什么在50年這么漫長的時間里能夠一心一意專注于工作?那是因為我付出了努力,我讓自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只要改變“心態”,每個人周圍的世界就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對于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一開始我并沒有什么興趣。在大學時我專攻的是當時最熱門的有機化學,但我想去的公司不肯錄用我,所以我不得已才就職于松風工業。這是一家生產絕緣瓷瓶,屬于無機化學領域的企業,而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
剛進公司時,我所屬的研究室一共只有五六個人,除我之外,其他研究人員都是從事絕緣瓷瓶材料的改良工作,在當時,那才是企業的核心產品。只有我一個人被指定去研究陶瓷的新材料(后來我將它命名為新型陶瓷),理由則是“將來在電子領域一定會需要高頻絕緣材料”。
這個領域在當時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缺乏可靠的研究資料。另外,公司很窮,沒有什么像樣的實驗設備,也沒有上司或前輩可以指導我的工作。在這樣的環境里,要做到“熱愛自己的工作”實在不易。
但是辭職轉行又沒成功,我只好留在這里。于是,我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
“埋頭到工作中去!”我努力說服自己。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熱愛工作,但至少“厭惡工作”這種負面情緒必須從心中排除。我決定傾注全力先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說。
現在看來,這就是為了“喜歡工作”而做的努力吧,但是當時的我,對這一點也并沒有清楚的認識。
因為幾乎不具備與新型陶瓷相關的基礎知識,所以一開始我先去大學圖書館尋找有關的文獻資料。那時還沒有復印機,我翻閱了過往的行業期刊和學術紀要,發現重要的內容就立即抄寫在筆記本上。
那時,雖然囊中羞澀,但我還是堅持購買研究所需的書籍。我還向美國陶瓷協會索要論文,總是辭典不離手,邊看邊譯。總之,一切都是從獲取最基礎的知識著手的。
然后,我依據從這類資料中獲得的信息開始做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再去尋求新的理論解釋,然后再做實驗——不斷反復這種細致而踏實的過程,就是我當時的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不知從何時起,我深深地為新型陶瓷的魅力所吸引,而且漸漸明白,新型陶瓷中或許隱藏著一個不可思議的,美好的前景。
“這樣的研究,恐怕大學里也不會有吧,或許全世界也只有我一個人在鉆研。”這么一想,枯燥的研究也顯得熠熠生輝起來。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就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了,而且喜歡上了這項研究。再后來,就大大超越了“喜歡不喜歡這樣”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義。
“天職”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親自制造出來的。(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