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09來源:趙云經理
數字化創新基建,2023年關鍵是什么?
2022年已過,2023年初始,各行各業嗅到疫情的轉機,紛紛布局新年大計。
疫情爆發以來,一系列防疫措施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的沖擊,2020年全球GDP同比收縮3.6%,創下有數據以來的新低。疫情對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改變了消費模式,但是也一定程度上為數字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016年,總書記在G20杭州峰會上對數字經濟進行了著重強調。
6年探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據《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披露,截止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數字政府作為拉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實現路徑,各地方較量也在悄然進行。從物理、商業基礎設施快速部署,推動制造業、服務業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數字化改造可以窺見,數字政府建設已經開始滲透到千行百業。
一、打造數字化創新基建 政府引導是關鍵
以產業升級為核心的數字化創新基建,也開始漸露鋒芒。
信息化基礎設施是構建數字政府生態體系的基石和重要載體。2022年1月21日,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楊鵬飛在廣東全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長座談會指出,當前數字政府建設已進入從1.0向2.0提擋加速新階段,全省政數部門要主動布局新領域,開辟新戰場,以數字政府建設引領全面數字化發展,持續打造全國數字政府建設標桿樣板。
毋庸置疑,數字化創新基建作為新型基礎設施,能否打造成功,政府引導是關鍵。
在地方部門的引導下,借助大數據平臺可以更高效、精準地服務區內企業,而科技服務行業也正在以大數據評測、數據篩選等應用為支點,向提供支撐產業發展、企業創新的深度服務轉變。
二、中小企業是主力
數字經濟能否邁出實質性步伐、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要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
大量的中小企業發展是基于傳統制造業,過去對創新的投入和理解都很薄弱,因此迫切需要高端的創新服務顧問引導,這對科技服務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在科技服務業業態總體形態呈現小、散、弱特點,難以支撐產業的發展,難以滿足企業的創新需求。
對企業服務的一次迭代升級。
以滿足企業類工業化需求、滿足企業迫切需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需求。
數字化創新基建,說到底是為企業服務,只有立足產業生態,深入扎根企業,才能全面地調動資源,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在數字經濟這股浪潮中脫穎而出的企業們,都離不開科創服務,能否提供以技術為核心的創新服務,滿足企業更高的數字化需求,考驗著每一家服務機構
下一篇:CRM怎樣讓企業銷售步步為贏